这世界没有哪种美食能像饺子这样 横扫中国各大节日而经久不衰 “初五吃饺子” “入伏吃饺子” “立秋吃饺子” “立冬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 “除夕夜吃饺子” 那饺子是怎么来的呢?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我们吃“饺子” 单纯的只是为了吃一顿饭吗? “当然不是!” 我们吃饺子,吃的是 “情怀” 以前中国的老百姓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那时候的生活还没有今天这样富裕,所以能吃上一顿饺子,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我们吃饺子,吃的是 “思念” 对很多在外工作的人来说,这世界最好吃的,就是妈妈包的饺子。每当在餐馆吃上一顿饺子的时候,就会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那时候的饺子化身为思念,牵绊着游子的心。 我们吃饺子,吃的是 “祝福” 饺子的寓意里包含着:“平安、健康、吉祥、幸福、财运”,包含了中国人对家人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们吃饺子,吃的是 “期盼” 中国人吃饺子,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希望以后的日子能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快乐。期盼着家人健康,期盼朋友幸福,期盼自己顺利。 我们吃饺子,吃的是 “传承” “吃饺子”,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咱们民族传承下来的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传承千年,从未间断过。 我们吃饺子,吃的是 “团圆” 每年春节家里包饺子 都会挑几个饺子 在里面包上一分硬币 谁吃到了预示着新年能发大财 饺子最大的优点是营养成分配得合理,面粉做的饺子皮属于谷物类食品,青菜含量一般都比较丰富,提供了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不同类型的饺子馅料也有着不同的寓意,这个新年你想祈愿什么呢? 芹菜馅:勤财之意的勤财饺 勤:有勤奋、勤劳的意思。 勤财,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 白菜馅:百财之意的百财饺 百财是对百样之财的祈福,也有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香菇馅:鼓财之意的鼓财饺 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有股票大盘的势,向上、饱鼓的意思,所以被叫做鼓财;也有对晚辈表达出希望其出人头地的美好祝愿。 酸菜馅:算财之意的算财饺 算有核计,清算的意思。算财表示钱多的要算很长时间。(就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甜馅:添财之意的添财饺 传统是喜欢在饺子里面包上钱币,吃到的就是运气最好的,可又不是很安全、卫生,所以包上糖,祝愿吃到的就会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添财进宝。 过除夕,包饺子 一家人欢欢喜喜过大年 恭祝大家新春快乐 牛年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