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美食小吃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口味独特,其饮食特点具有浓郁的西北风味和少数民族风味,那么甘肃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包括兰州清汤牛肉面、张掖搓鱼子、河州包子、拨疙瘩、羊肉垫卷子、天水呱呱、武威面皮、静宁烧鸡、甜醅子、酿皮子、敦煌驴肉黄面、酒泉糊锅等甘肃名小吃,其中,兰州清汤牛肉面是甘肃最具风味代表的特色小吃,被评为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中国金牌旅游小吃、中华第一面等,一起来看看甘肃美食小吃吧。
兰州清汤牛肉面,即牛肉面,俗称"牛肉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兰州人吃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上了瘾。相传,牛肉面是清末光绪年间,一个叫马保子的回民厨师所创制的面食,后辈们再代代推陈出新,硬是将这种面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吃得个名扬天下。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火难捺"。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硬是将这种面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吃得个名扬天下。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火难捺"。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做法
别以为煮面条加上牛肉片就是牛肉面了。兰州牛肉面的精致与吃法考究令人瞠目。别看拉面师傅操起面节,一搓一拉,连抻数次,即变戏法似地拉绕出一碗细长的面条,看起来似乎容易,其实做面的工序相当复杂。"蓬灰和面面成线,苦练技巧最关键"。首先是选用富含面筋,韧性强的优质精粉,以兰州当地的草木烧制的蓬灰和成软面。往往在前一天,由膀圆力大的小伙子先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拉、摔、掼后,捋成长条,揪成茶杯粗、筷子长的一条条面节,然后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喜食圆面条的,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3种款式;想吃出个棱角分明的,拉面师傅会为你拉一碗特别的"荞麦楞"。
拉面是一手绝活,一个面节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观看拉面好像是欣赏杂技表演,拉到最后时的"一拉一闪"又仿佛是舞蹈演员在挥舞着彩带。 牛肉拉面的优劣取决于清汤。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熬汤时常选用草原上出产的肥嫩牦牛肉或黄牛肉,加大块牛头骨和腿骨,再按比例加入牛肝汤和鸡汤,在特大罐形铁锅内熬成即可,则肉汤气香味浓,清亮澄澈。食用时只选用清汤,加入清煮萝卜片和调味料。煮熟的拉面浇上萝卜清汤,佐以牛肉丁(或片)、香菜和蒜苗,调入红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
特点
兰州清汤牛肉面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纯净;辣椒油鲜红漂浮;香菜、蒜苗新鲜翠绿;面条则柔滑透黄。兰州人似乎对醋特别偏爱,端来一碗面,先操起大腹醋壶。调入一股香醋,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吃出牛肉面的酸辣清香。吃牛肉面往往要超出平常的食量,一碗面直吃得发梢冒汗,还要将酸辣的清汤喝个精光。如此美味,实在不忍浪费。不过,忌食酸辣的食客恐怕难以品尝到牛肉面的酸辣清香。 在兰州街头的任何一家牛肉面馆,都可吃到地道的清汤牛肉面。因此,面馆的招牌上大多没有打出"正宗"字样。
吃面
兰州人吃牛肉面,多半不太讲究斯文,就地一蹲,唏溜溜一碗面即刻下肚。不过。同是拉面,在平凉路的金鼎牛肉面馆和翡翠楼,张掖路的民族餐厅等餐馆内,就能吃出个饮食文化来。面条并无特别,关键在于环境的幽雅和套菜的精美。一般分5元、8元、10元、18元不等。据说有些已在大半个中国有了连锁店,名声不小。 要在中国找一家没有兰州风味牛肉面馆的城市,难。不过,牛肉面一走出兰州就变了味儿,别看都打出了"正宗"的招牌,但要吃到真正正宗的牛肉面,恐怕并不容易。 游客到兰州值得一尝清汤牛肉面的酸辣美味。只要是食客如云的街头牛肉面馆,其味必定绝佳。 大众牛肉面每大碗只收1.70元钱,相当便宜。不到两分钟即能做好一碗拉面,非常节约时间。
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是甘肃临夏(即古河州)的特色美食小吃,以面皮好、馅子考究而驰名,并有包子、合子、角馍之分。其中以馅子外露者为合子,多以糖、核桃仁为馅;形状为三角、半月形而有角者谓之角馍,有糖角子、枣角子、菜角子等;面上捏有褶者为包子。河州包子以牛羊肉和韭菜或胡萝卜或白萝卜混合剁碎搅匀为馅,装笼蒸熟,盛入盘中,淋以椒油,看上去油黄面白,晶莹剔透,吃起来更是清爽可口。
天水呱呱
呱呱,是天水一带的一种特殊食品。无论是寒风骤起的严冬,还是烈日当头的盛夏,总有那紫红色的呱呱在摊点出售,食客往来不断,生意格外红火。
天水呱呱品种繁多,以原料区分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麦呱呱。制作方法是先把陇南盛产的荞麦粉成“荞珍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然后将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直到锅内形成厚厚一层色泽黄亮的呱呱时,方可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性,即可食用或上市。
天水呱呱的吃法也比较独特,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酱、食盐、醋、蒜泥等调料即可。如果说西北人喜食酸辣,那么天水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对满碗流红的呱呱,定会咋舌、冒汗。而当地人尤喜以呱呱为早点,一些男女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
但有不少外地游客却总是很遗憾的没有尝试过这一地方特色,究其原因,除了通红的辣椒让人望而却步以外,还有就是呱呱是由人工用手捏碎、撕碎而成一碗 ,很多人都觉得不太卫生而错过了一品其味的机会。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对呱呱的制法也进行过一次改革,改用锅铲子等工具碾碎。但很快遭到了本地人的强烈反对,原因是这样制成的味道大不如前,不如用手抓成的入味。如今大多数店铺的做法是在手上戴一双塑料手套,这样既干净卫生又不影响入味。而仍有少数店铺保留了传统直接用手抓的做法。
天水呱呱历史悠久,相传在西汉末年隗嚣割据天水时,呱呱是皇宫里的御食。隗嚣的母亲塑宁王太后,对呱呱特别嗜好,每隔三日必有一食。到了东汉,隗嚣兵败刘秀,投奔西蜀的公孙述时,御厨逃离皇宫,隐居天水,后在天水城内租起一间铺面,专门经营呱呱。天水呱呱就这样留传下来了。甜醅子
甜醅子,又叫酒醅子,是甘肃兰州特色小吃之一,类似于醪糟,清明一过,便是兰州人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时节。尤其是在端午节前后,在农村家家都有制作甜醅子的习俗。甜醅子的主要原料和米酒有些区别--是麦子类,其品种有二,一是莜麦所制,二是青稞所制,和糯米作的甜酒有一定的区别,主体比甜酒耐嚼,酒味芳香浓郁,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在夏天吃甜醅子都是一种享受。此物吃起来又香又异,还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清明一过,便是兰州人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时节。尤其是在端午节前后,在农村家家都有制作甜醅子的习俗。甜醅子的主要原料和米酒有些区别--是麦子类,其品种有二,一是莜麦所制,二是青稞所制,表稞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原料。(在部分地区也有用小麦和大米作为原料的,尤其在白银靖远地区。)两种做法大致相同,制作时先拣去莜麦或青稞的瘦凿,再把莜麦装入口袋或放在编制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则要舂净精皮,然后放进锅内煮八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待两三天闻到清香酒味时便成。此物吃起来又香又异,还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原料
甜醅子的主要原料是莜麦和青稞类,和糯米作的甜酒有一定的区别,主体比甜酒耐嚼,酒味芳香浓郁,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在夏天吃甜醅子都是一种享受。
做法
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
甜醅能否发酵成功关键在于掌握温度,而揭盖时间却因季节而不同,这就全凭酿造者的经验了。更值得一提的是,甜醅发酵时反复生成的甜醅酒可谓稀罕之物,醇美香甜,营养价值高,夏季食用避暑效果尤佳.
甜醅极受群众喜爱,除居家酿制自食外,出售者亦不少。无论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还是村集镇市上,随处可见甜醅摊。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脸盆里满是白生生、蜜旺旺的甜醅。一碗下肚,甘甜如饴,满嘴生津,倍觉神清气爽,这酒香醇厚的甜醅实在是让人受用无比。
尤其在夏天,喝一碗甜醅子,那种沁人的感觉只有用兰州的话来形容——满福的很哪
甜醅子在兰州比较常见,在一般卖小吃的店里和元宵粽子之类的小吃一同出售,售价一般是1.5元或2元一碗,有凉热之分!买的时候要先和店家说清楚自己要凉还是热,另外在菜市场里也有推小车的出售,售价一样但卫生比较差。浆水面
浆水面是陕甘地区传统特色小吃。甘肃定西的浆水面更为清淡,清热解暑,颜色通透、味道较为酸爽,尤以敦煌,天水市甘谷县礼辛镇李坪村浆水面出名。夏天的浆水,还常常当作预防中暑的清凉饮料,直接饮用。陇上气候干燥,土地含盐碱过多,所以常食味酸性凉的浆水,不但能中和碱性,而且还可以败火解暑,消炎降血压。夏日常食有利健康。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三伏盛暑,食之,不仅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而且对高血压、肠胃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浆水面是以浆水做汤汁的一种面条。广泛流传于陕西、甘肃一带。
特色
夏天的浆水,还常常当作预防中暑的清凉饮料,直接饮用。陇上气候干燥,土地含盐碱过多,所以常食味酸性凉的浆水,不但能中和碱性,而且还可以败火解暑,消炎降血压。夏日常食有利健康。它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三伏盛暑,食之,不仅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而且对高血压、肠胃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成效。
制作
制作浆水的方法很简单,用小缸或坛子,放在温度较高的锅台上。小缸内放入莲花菜或芹菜,之后,倒入不沾油渍的纯净面汤,需在三十度以上的高温中发酵三五日,其味变酸,口感纯正无怪味者,就成浆水。陇上人吃浆水的花样很多,有陇东浆水、天水浆水、陇西浆水等,兰州人的浆水面是其中较为讲究的之一:
1.先取一盆清浆水煮沸,再凉凉。
2.另用炒锅放菜油少许,待油势放花椒数十粒,炸出香味后,再炝葱花。倒入凉浆水中,加盐,调匀,撒上切成碎末的香菜,待用。
3.另锅煮手擀面条,出锅过水,捞入碗中,浇上调好的浆水。还可以在绿香菜上再撒一小撮油炸的红辣椒丝。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红化绿叶的浆水面就做成了。
4.再以油炸“虎皮辣椒”、凉拌龙豆、黄瓜佐餐,卤猪手,清爽滑溜,炎暑顿消。色形味皆佳。
流传地域
浆水面,从我国西南到西北多处均有该名称的小吃,流传地域较广,但做法有较大差异。
浆水面,《中国名特小吃辞典》说:陕西省关中一带著名小吃,是适宜夏季食用的酸汤面。《陕西传统风味小吃》一书说:不仅关中地区,在陕南山区群众也喜欢吃浆水面。《中国小吃·陕西风味》一书则把它定位为陕西地区饮食业及民间大众化夏令风味食品。实际上, 浆水面虽然做法不同,但西至甘肃,南至汉水上游,都有这一称谓的小吃。
汉中浆水面
汉中市旧时在城南有个叫做“幺儿拐”(大致在今汉台区天汉大道原南大街段)的地方,因为卖浆水面,非常有名。一说起,人便想到浆水面,而且是最好的正宗的浆水面。
1994年出版的《可爱的汉中》一书,仍然提到:“汉中人只要一提起浆水面,马上会想起幺儿拐这个地方,因为幺儿拐的浆水面味道最好,历史悠久。相传这里的浆水面早在西汉初年就受到开国元勋刘邦、萧何的称赞。”
传统做法上说,选用新鲜的雪里红、萝卜缨、芹菜和山油菜,洗净后入开水锅稍氽,待青菜蔫下来立即捞出,投入干净盆罐中,用浆水引子把菜盖住,再将比较稠的面汤倒入。面汤须凉后再倒。天气热时,有四五天便可发酵食用。对浆水菜要精心侍弄,俗称“投浆水”,即在食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倒缸清底,去除沉淀物,并不断地加以凉面汤。总之要常吃常新,不宜久储不用。盛浆水的器皿不能用铁的,瓷器也不好,以陶器为好。吃浆水面时,将浆水菜拧干,切碎,锅内先炒蒜片、葱片、姜米和干辣椒段,用猪油炒,出香味时下浆水菜,加少许盐,少许浆水,加油炸豆腐条,加开水。浆水先煸炒出水为好。豆腐条炸至淡黄色为好。汉中人大多喜欢吃辣,要加辣椒油,有时还淋以花椒油,或者在浆水中泡上几枝青花椒叶。盛夏时可以吃凉的浆水面,春、秋也可以吃浆水面,冬天也有吃的。
关中浆水面
关中浆水面的浆水大多是用芹菜炮制的。那面条几乎都是手工面,一般有大人一个小指头宽,薄得跟纸一样。款待客人的浆水面,常常一碗一碗地下,浆水也是新鲜的,加有一些油炸豆腐条、葱花,再给你端一碟油泼辣椒,一碟盐。没有醋,浆水面不能调醋。浆水面的味道很好,微酸,酸中带香气。照关中人的吃面习惯,总是汤多面条少,所以连吃三五碗是不稀罕的。浆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酸,它酸而不烈,酸中寓香,酸得平和舒服。
凉州浆水面
做好的浆水面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制作浆水面,面条的种类不拘,擀压拉均可,关键在于浆水沤制的好坏。所谓浆水,是用新鲜的芹菜、白菜、甘蓝等叶类蔬菜在开水中略烫,然后浸入盛有凉开水的罐中,加少量旧浆水作“引子”,密闭罐口,经乳酸菌的作用,一周左右菜有浓酸味,先将沤制好的浆水舀一勺入锅,并根据酸味浓度和食用者要求,酌情加清水兑合,烧沸,再加葱花、香菜、食盐、辣椒等调味品,待凉即成。煮熟的面条,调入清凉的浆水,吃一碗顿觉清凉透心。还有不少人独具匠心,把浆水直接作为一种饮料,在夏季代替茶喝。原因是浆水中含有乳酸菌,可以帮助消化,清肠利尿,有益于身体健康。酒泉糊锅
酒泉糊锅是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至今已在当地流传100多年了,依然保留着非常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甘肃酒泉著名的传统小吃。酒泉糊锅汤料用鸡汤,投入蚕豆粉汁,成糊状,再加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以及鸡丝、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还有自制面筋,最后放入配好的汤中即成,其味鲜香,突出姜与胡椒的辣味。为了保证这种食物的独特性,必须要趁热吃,一碗热气腾腾、入口绵软。
糊锅是酒泉的特色小吃。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应该就算“糊锅”了,尤其是老酒泉人最爱吃,卖糊锅的店主在店门口架上一口大锅,汤料用鸡汤,投入蚕豆粉汁,成糊状,再加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以及鸡丝、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还有自制面筋,最后放入配好的汤中即成,其味鲜香,突出姜与胡椒的辣味。
制作方法
汤:准备鸡一只洗好放入锅内,凉水加满一锅,大火烧开,清除血沫,然后小火炖至鸡肉烂熟,然后将鸡肉捞出撕成鸡丝,然后将鸡汤留一部分在锅内,加水烧开,加入适量的盐、花椒粉、胡椒粉、大量的姜粉、和少许味精或鸡精,加入鸡丝,然后用水淀粉勾芡成糊状。
[制汤要点]:姜粉一定要多点,要有辛辣味糊锅才够好吃,其次汤不能太清。
麻花:炸好的麻花掰碎。
面筋:先取适量面粉和成面团,然后找一个大盆放清水将面团在水中揉搓,当把面揉搓至成口香糖状时面筋就洗出来了,然后那洗出的面筋加适量面粉揉匀,摊成饼状,厚度3厘米左右,放入饼铛小火烤至两面发黄。最好是吃隔夜的面筋,因为刚做出的面筋里面水分很大,吃起来口感不好。(洗完面筋后的水可以澄清后用来做糊锅的汤,可以代替淀粉)
粉皮:酒泉特色之一。
[制作方法]:用干淀粉加清水搅拌,搅匀后准备一个小罗(音译)(平底浅锅),锅内加清水,烧开,用小火保持温度,然后将小罗上涂抹上少许胡麻油,然后倒入淀粉和水混合物,要少倒一些,能刚占满小罗底部为最好(多了粉皮就太厚了不好吃),然后将小罗放入锅内,注意不能让锅内的水进入小罗里,水要保持微开,小了粉皮不容易凝结,火大了容易把小掀翻。煮大约8-10分钟就可以将小罗取出,倒出里面的粉皮,这个时候粉皮已经凝固成形,粉皮要放在凉水里,吃时取出。
最后:整合过程,将刚才做好的麻花和粉皮放入汤中,盛出的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糊锅了。
补充:面筋洗好不加面粉直接上锅蒸,就是酒泉小吃凉皮用的面筋。(需要注意的是在蒸的过程中不能打开锅盖,否则面筋就僵了)静宁烧鸡
静宁烧鸡亦称静宁卤鸡,是甘肃省静宁县一带的特色传统名菜,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相购买的风味食品,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和甘肃省“地方名优小吃”、“质量信得过产品”。静宁烧鸡选用国内27个地方优良鸡种和静宁土种鸡为原料,配以各种佐料精心卤制而成,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腻而久负盛名,其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补佳品。
选用国内27个地方优良鸡种和静宁土种鸡为原料,配以各种佐料精心卤制而成。个大丰满,肉质鲜嫩,清香味美,风味独特。其体大肉多,色泽金黄,食而不腻,鲜嫩醇香,风味独特,久负盛名。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和甘肃省"地方名优小吃"、"质量信得过产品"。凡到静宁的人们都有一种不吃静宁烧鸡不足以饱口福之感,竞相购买。全县烧鸡加工经营户发展到80多户,年加工销售量100万只以上,不仅畅销省内,而且销往周边省区。
制作方法
1、选料:以当地特产的肥嫩母鸡为主料,要求健康无病。
2、宰割:将活鸡宰杀,放净血,立即入60~70℃的热水中浸烫、煺净毛,开口取出内脏,冲洗干净。然后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以去除血水,再捞出、上架,凉干表皮水分。
3、制卤水:将调料装入纱袋内,入清水锅中,再加入盐、糖,进行烧煮,制成卤水。
4、卤煮:将经过整型的白条鸡入卤水锅内(按大小顺序下锅),先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再改小火焖煮数小时,至鸡熟烂即可出锅。出锅后抹上香油即为成品。
拨疙瘩
拨疙瘩,是面鱼鱼的别名,又称为拨鱼儿,是西北一种家常风味面食,也是甘肃敦煌、酒泉一带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其特点是具有口味浓郁,质地柔筋,滑顺爽口,风味独特,在西北土生土长的人,几乎都吃过面鱼鱼,各家各户还有不同的食用方式。拨疙瘩主要食材是鸡肉和面粉,调料有盐等,制作方法是把面粉加适量的盐放入水中搅拌均匀,反复揣、揉成面剂,锅里水烧开将面剂子放入碗里,用小铲一个一个拨入锅里,熟透即可。特色拨疙瘩系列有鸡肉、兔肉、鸡珍、红烧肉、排骨、猪手、牛肉、羊肉等多个品种,大众皆宜。拨疙瘩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
武威面皮子
武威面皮子是武威一带著名的小吃,也是凉州人十分喜爱的小吃,是一种面粉制的食品,特色是口感劲道、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一般,呈长条状,加上酱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食用,是去除酷夏暑气的最佳食物。武威面皮的独特之处是把面粉通过泡洗过滤工艺分离出蛋白质和淀粉,再上笼热蒸成面筋和半透明的面皮。吃时浇上特制的汤料,也就是武威人俗称的“糊醋”,其口感酸辣凉爽,柔韧可口,在武威极受食客喜爱。
东乡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区的传统美味小吃,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在甘肃这个地方,随处都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手抓羊肉,而最有名的当属临夏手抓羊肉,即东乡手抓,是临夏最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也是甘肃的特色小吃之一。东乡手抓羊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北朝前后就是帝王的贡品,被称之为“枹罕赤髓羯羊肉”,东乡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肉质白嫩、香气四溢、回味无穷。“东乡手抓”吃法独特,是将煮熟的羊肉剁成小块装盘上桌,用手抓起一块,拌以椒盐、大蒜享食。东乡手抓色香味美,肥而不腻,没有外地羊肉的腥膻味,令人“过口”难忘,百吃不厌,风靡甘肃地区。
敦煌驴肉黄面
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顾名思义,就是一盘驴肉作菜,配手工拉制的黄面作主食,是敦煌民间流传久远的吃法。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选用上等小麦粉配以沙漠碱性植物,经拉面师揉、撬、甩条等多种手工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煮熟后的面条略显黄色,故称其为黄面。以其面长匀称、筋道透亮,为面食中之精品。黄面更是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为“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而敦煌驴肉黄面尤以达记酱驴肉黄面比较有名,于1988年被敦煌市政府授予“敦煌风味小吃”,还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名小吃“,被中国旅游协会评选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
张掖牛肉小饭
牛肉小饭是张掖有名的早餐小吃,入口牛肉嫩滑爽口,面丁疙瘩爽滑无比,口感舒服。牛肉小饭里的牛肉都是切成小块状的新鲜黄牛肉。还有切成了一粒粒的面片。饭中的汤一般用的鸡汤或牛骨头汤。三者混合在一起,再配上辅料,十分诱人。刚出炉的小饭热气腾腾,汤中的面粒粒都分得很清,有着晶莹剔透的外表,就跟真的饭粒一样,吃起来鼻间直冒汗,美味无法形容。灰豆子
兰州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小吃之一。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独特食品,是用麻色豌豆煮成的粥状食物。做法是先将麻豌豆洗净,加水煮,加入食用碱,再用小火熬,适当时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一股浓香。吃的时候加入白糖,别具风味。其中,兰州杜维成师傅继承灰豆名家马有创制的灰豆子制作技艺,1989年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杜维成以“金城灰豆王”称号。杜维成灰豆汤豆绵汤糊,枣甜味香,富含营养,价格便宜,闻名金城,夏日冷饮可以祛暑,冬日热食可以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