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的美食,许多人可能会想到豆汁、卤煮和炒肝等不太符合大众口味的特色小吃,并因此认为北京是“美食荒漠”。
然而,这只是北京众多美味佳肴中的冰山一角。实际上,隐藏在胡同深处的美食数不胜数,只要细心探索,就能发现许多让人垂涎三尺的佳肴。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六种隐藏在北京胡同里的必吃美食,它们绝对能颠覆你对“美食荒漠”的看法。
尽管如今川渝火锅风靡全国,但在老北京人心中,铜锅涮肉才是无可替代的经典。特别是那些开设在古老胡同中的铜锅涮肉馆,无需华丽的装饰,只需一口普通的铜锅,搭配新鲜的木炭火源,再点上几盘手切羊肉和牛羊肉卷,配上白菜、豆腐和粉丝,简单却滋味无穷。
在炭火的加热下,锅内清汤逐渐沸腾,一筷子夹起肉片入水,瞬间由红变白,熟透后迅速捞出,裹上一层浓郁的麻酱入口,羊肉的鲜美与芝麻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推荐店铺:南门涮肉、清真鸦儿李记涮肉、丰泽居老北京火锅店、天桥老金涮肉
北京美食的“两烤一涮”中,烤肉指的就是炙子烤肉。虽然其名声不及烤鸭和涮羊肉响亮,但味道却经得起细细品味。地道的炙子烤肉大多源于胡同,因其起源于清朝时期什刹海附近的平民小吃。
一块带有纹理的大厚铁盘置于火炉之上,这就是北京人口中的炙子。炙子汇聚热量,放上事先腌制好的鲜牛肉、鲜羊肉,随着热气腾腾,肉香四溢,滋啦声不断。烤至微焦的肥油顺势滴落在果木炭上,待肉熟后蘸上孜然、辣椒等调料食用,肥而不腻,肉质鲜美无比。
推荐店铺:刘记炙子烤肉、烤肉刘、百年前门炙子烤肉
夏天的老北京人偏爱那一碗炸酱面。看似简单的面条,实则讲究颇多。手工制作的面条要求既香又筋道,黄瓜丝、萝卜丝、豆芽等面码也需准备四五样。而炸酱面的灵魂——酱料,需要甜面酱和干黄酱混合调制,这样炸出的酱才足够咸香鲜甜。
炸酱时先以肥猪油丁炼油,加入瘦肉丁煸炒出香味后倒入混合酱,用宽油慢炸至酱色褐黑,满屋飘香即可出锅。面条煮熟后,铺上面码淋上浓郁的炸酱拌匀食用,口感层次丰富,麦香、肉香、酱香、菜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连吃几碗。
推荐店铺:北三条胡同面馆、方砖厂69号炸酱面、锅儿挑面馆
如果在北京可以不吃炒肝、卤煮、焦圈豆汁,但一定不能错过门钉肉饼。据说这是慈禧太后的最爱,由御膳房的一位师傅创制。最初献给慈禧品尝时还未命名,因其形状独特、味道鲜美,被临时命名为“门钉肉饼”。
门钉肉饼与普通馅饼相似,均采用包馅煎制的方式制作,但其个头更小,肉馅更为厚实且多汁。咬一口外焦里嫩,牛肉的香气四溢,让人一次难忘。因此老北京人对其爱不释口,时常会去胡同深处的老店品尝,并打包几个回家享用。
推荐店铺:祥云轩、马氏门钉肉饼、增盛魁小吃店
北京人的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酱肉的陪伴,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酱肉更是餐桌上的必备之选。所谓的酱肉与其他地方的卤肉类似,但北京人更注重“酱”字的使用。新鲜的猪肉、牛肉经过初加工后,再用酱油、黄酱及多种香料食材慢炖而成。
由于加入了更多黄酱的缘故,北京的酱肉色泽棕红偏深,酱香浓郁。即使是肘子、五花等偏肥的部位经过酱制后也变得肥而不腻,肉香持久萦绕在口中。将酱肉夹在大饼或配馒头食用更加美味,甚至连盘中残留的酱汁都令人忍不住想要舔净。
北京最初的酱肉坊大多开设在胡同中,如今虽有不少已走出胡同,但仔细寻觅仍能在一些老胡同里闻到阵阵酱肉香。
推荐店铺:平安锅贴、老北京洪记酱肉坊、王记老北京酱肉、李记酱肉爆肚烤肉
对于老北京人而言,他们记忆中的北京味道可能并非烤鸭,而是那些充满京味的胡同菜。什么是胡同菜?恐怕连北京人也难以准确描述。小时候很少有机会进入大饭店用餐,常去的便是藏于各胡同中的小菜馆。这些小馆子的菜品虽无精致可言,但却味道十足、鲜香可口。
胡同菜更像是京菜中的平民菜系,融入了鲁菜和东北菜的元素。菜品色泽浓郁、咸香油亮。如酸香开胃的醋溜木须、香而不腻的扒肉条、咸香适口的烧茄子等,都是地道的北京风味。因此要真正领略北京味道,还需前往胡同附近寻找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菜馆。
推荐店铺:法源寺街胡同菜、东四民芳餐厅、悦宾饭馆
以上介绍的六种北京传统美食,均附有值得尝试的餐馆推荐。这些店铺大多位于北京四环内的胡同或附近区域。若有兴趣和机会不妨亲自探寻品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