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海苔饼,千年三门味 非遗美食——海苔饼 它带着海洋的馈赠 在岁月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等待我们去探寻 悠悠历史,藏饼中传奇 海苔饼的故事,始于三门的海边。它的诞生,和大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清代名臣林则徐在海边游历,被三门海苔的鲜美吸引,并记录在游记中,从此三门海苔名声远扬。到了民国时期,在海边人家学会了海苔粉的加工,并将其与其他食材混合,制成了海苔馅饼,为出海的人们提供了方便又美味的干粮。 如今,随着海苔饼不断改良,解决了皮厚、保存干硬等问题,已开发出原味、椒盐、咸蛋黄海苔、梅干菜海苔、红豆馅海苔等多种口味,是流传于三门县亭旁镇、海游街道境内的传统小吃。目前,影响力已辐射至临海、宁波、普陀等地,成为了三门地域美食的代表。 匠心制作,品海洋馈赠 春季,三门湾海苔最为茂盛。渔民们迎着晨光出海采摘,采摘回来的海苔经过冲洗,便开启了美味之旅。 制作海苔饼,第一步是准备海苔粉。新鲜海苔铺在竹席上晾晒,去除杂质后研磨成粉,再通过风箱筛选。密封保存的海苔粉,锁住了海洋的清新。 馅料制作十分讲究,海苔粉与炒熟芝麻、猪油按比例混合,根据季节和湿度微调,让各种香味相互交融。 面团制作同样不能马虎。优质面粉加入清水和油,反复揉捏后分成小块,多次擀平折叠,让饼皮更加酥脆。将馅料包裹进面团,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海苔饼坯就成型了。 最后,将饼坯送入烤箱,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当海苔饼表面泛起金黄色,散发阵阵清香时,美味就诞生了。 独特魅力,集诸多价值 海苔饼外形圆润饱满,皮薄馅厚,甜中带咸,海苔清香四溢。饼皮可以一层层剥落,入口即化,冷却后也不会发硬发干,经空气炸锅加温后,口感如初。而且,海苔和黑芝麻的搭配,让海苔饼成为养胃又营养的佳品。 在制作技艺上,海苔饼解决了海苔粉保存、馅料发硬发干、饼皮厚馅少以及口感随冷却变化等难题,拥有长达半个月至一个月的常温保鲜期。 传承保护,续非遗新篇 然而,海苔饼制作技艺也面临着挑战。纯手工制作耗时费力,配方掌握在家族手中,传承面较窄。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扩大其知名度,培养年轻传承人。 三门县幽萍坊蛋糕店作为“三门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有着30多年历史。为扩大规模,2025年注册了三门平姐海苔饼有限公司。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海苔饼制作,年销售额可观,目前已有四代传承人。第五代传承人吴玲平通过微信视频直播和朋友圈销售,让海苔饼成为网红小吃。 海苔饼 这一承载着三门历史与文化的美食 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 更是先辈智慧的传承 让这份来自海洋的美味 香飘更远的地方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