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那浓烈深沉的闽南红,天空那无比纯净的泉州蓝,古城泉州仿佛绚丽的调色盘,生活多彩而斑斓。
无论是穿行于历史悠久、古迹棋布的老街深巷,抑或漫步于高楼林立、华灯璀璨的城市新区,都会与诱人的泉州美食不期而遇撞个满怀。
深沪鱼丸热气氤氲、清甜鲜美的鱼丸,是闽南地区家家户户、餐馆酒楼里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晋江的深沪镇一面依山,三面临海,渔业发达,早期的冷藏保鲜条件没有现今这么发达,渔民们卖不完的鱼或晒成鱼干,或将鱼肉打碎捣烂,加入闽南特色的地瓜粉搅匀,做成鱼丸。
深沪镇的鱼丸相较于其他地区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这里制作的鱼丸不但技术讲究,用料也非常较真。制作时采用的是鳗鱼、马鲛鱼等较为昂贵的鱼类,以及具有闽南特色的精选地瓜粉。
“味鲜不腥、质脆不硬、肉嫩不烂、触壁如球”,外界对深沪鱼丸的评价极高。
2011年12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了“证明商标注册公告”,核准晋江市深沪渔业协会注册“深沪鱼丸”商标。此后,深沪政府逐渐引导鱼丸店申请商标,并且在深沪码头规划小吃城,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了当地的一大特色渔业加工产业。
拳头母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拳头母”这个名字时,肯定都是一脸震惊。
为什么拳头母有着这样奇怪的名字呢?相传是因为二十世纪初期,深沪的渔船条件普遍将较差,既没有冷藏条件也无法保障安全。如果遇到大风,渔船们一般都不敢出海。
多日不出海就没有鱼吃,人们便把目光放在了猪肉上。在制作猪肉丸子时肉筋需全部挑出来,于是就有人灵光一现,将挑出来的肉筋和搅碎的鲜肉捏成团,加入香菇等辅料,做出了“筋头母”。
“筋头母”的表面不像丸子那么圆滑平整,看起来有点像拳头,而且在闽南语的发音中,“筋头母”的闽南语发音同“拳头母”很相近,于是“筋头母”逐渐更名为了“拳头母”,并流传了下来。
壶仔饭油而不腻、口感独特的壶仔饭,流传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壶仔是一种大小与沙县炖罐相近的陶罐,将事先炒好的米饭配上肉、蛋、香菇、海蛎干等配料装入壶仔中蒸煮。
蒸好后再将其倒扣在碗里,撒上葱花、花生,浇下一大勺精心熬制的卤汁,就是一碗喷香诱人的壶仔饭!
马加羹吃壶仔饭的时候怎么能够不配一碗热气腾腾、鲜美清香的马加羹呢。
“马加羹”实际上是“马鲛羹”,将优质的马鲛鱼去骨搅成肉泥,加入闽南特色的地瓜粉,开水煮熟后再用淀粉勾芡,出锅时撒上油炸过的葱头,就是一碗鲜美到让人回味无穷的马加羹了!
崇武鱼卷崇武坐落于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明朝时期,崇武的数千户居民中,过半数以渔业为生。崇武渔民在世世代代从事渔业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海为生,顶风钻浪,最怕危险,鱼卷被人们寄予了平安团圆的美好祝愿,因此早些年在崇武乃至惠安地区,婚宴喜宴的头道菜必上鱼卷,逢年过节、家宴聚餐也少不了鱼卷,崇武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鱼卷。
正宗的崇武鱼卷在用料上十分讲究,主要原料必须选用当地盛产的优质鱼类,如马鲛鱼、鳗鱼、鲨等。再配以闽南特色地瓜粉,并加入鸡蛋清、碎猪肉、青葱等辅料,发酵、蒸熟后的熟鱼卷可保存十几日,冷冻则可保存半年。
高质量的崇武鱼卷入口细嫩清脆,满口留香,既保留了鱼类独有的鲜美,又不含丝毫腥味,深受闽南人民及游客的喜爱!
蚵仔煎相传公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泉州南安人郑成功从台南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家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将闽南海域特产蚵仔、地瓜粉和在一起,煎成饼吃。想不到这样神奇的搭配竟意外好吃,还流传后世,风靡海峡两岸。
每年初春,闽南人家里的餐桌上总能看到一盘鲜美诱人的“蚵仔煎”。闽南地区的蚵仔煎之所以那么好吃,秘诀有二。
首先是“蚵仔”。蚵仔是闽南语的叫法,指的是海产品中的牡蛎,所以蚵仔煎又名海蛎煎。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绝不能少了新鲜肥美的海蛎。刚从海里打捞出来的海蛎,直接在产地附近现剥现卖,不必长时间浸水运送。免去了“旅途劳累”的蚵仔,颗颗都肥美硕大,鲜美无比。这样的海蛎做出来的蚵仔煎自然令人食指大动,吃完口齿留香。
蚵仔煎好吃的另一个关键就是番薯粉。闽南地区多把番薯粉称作地瓜粉,是新鲜地瓜洗净去皮后,磨碎晒干制成的粉末。有粗粒和细粒两种。只有不含杂质精纯度高的地瓜粉才能和水调出香醇浓郁的地瓜粉浆,并且巧妙地提升海蛎的鲜味,做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蚵仔煎。
所有的地方小吃,都是漫长历史中的创造,制作和食用的方式都蕴含着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审美。无论天南海北,人们对家乡的滋味都有刻骨的钟爱和绝不掩饰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