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尔滨”走红到特色小吃,第二场“委员通道”分享了这些中国故事

欧巴桑 菜谱 12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位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了记者的集体采访。从乡村教师到“尔滨”爆火,从浆水酸菜到培育青稞,从群众饮水到社区服务……一起来听他们的故事。

郑军:

让尊师成为风尚,让重教温暖每位老师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带来了乡村教师的故事:王值军老师曾扎根在湖北崇阳一个库区的“孤岛”教学点,在他的培养下,只有800多位村民的小山村走出了46名大学生。

今年9月10日将迎来第四十个教师节,郑军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让尊师成为风尚,让重教温暖每位老师,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中国强。”郑军说。

张海华:

“尔滨”走红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开了个好头

开年以来,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在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看来,“尔滨”走红、现象级冰雪热为新的一年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开了个好头。“人山人海的冰雪大世界、人头攒动的中央大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浓浓暖意。”

张海华表示,东北资源条件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独特,不仅是中国大粮仓,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汇聚了一批国之重器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用好这些优势和机遇,强化东北的首要担当,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

从“尔滨”走红到特色小吃,第二场“委员通道”分享了这些中国故事-第1张图片-特色小吃

黄宝荣:

将特色小吃做成健康消费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在“委员通道”上分享了一个创业故事:甘肃小伙王兵,大学毕业后曾在外工作,前几年返乡创业瞄准了浆水酸菜,与兰州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

“我们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了健康消费产业,既衍生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带领他们共同富裕,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黄宝荣说。

舒勇:

打造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符号

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作为文艺工作者、美术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我常常要到全球各地举办展览、搞活动,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下意识去寻找熟悉的东西来帮助我认路。中国招牌、中国灯笼等亲切的、熟悉的文化符号,给予我信心和力量。”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舒勇认为,打造好中国的文化符号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路径和方法。然而,他也表示,这绝非易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唐旭东:

要擦亮“中医药”这一金字招牌

“中医药的养生智慧和方法已经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表示,小到感冒,大到慢性病、疑难病,中医药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医药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中医人,我们要擦亮中医药这一金字招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应用好。”唐旭东表示,要加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惠及基层,特别是乡村百姓的疾病防治和康复,要着重推进疑难疾病、重大疾病的中西结合研究,让更多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造福全世界。

安庭:

要用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歌颂革命英雄

“老百姓喜欢看戏,尤其喜欢看戏里的英雄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回忆,从电影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一角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安庭动情地表示:“有许许多多与李侠一样的革命英雄,他们已经化身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将爱和信念传递给今天幸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英雄的国度从不缺少英雄,更不缺少歌颂英雄的作品。英雄们负重前行、牺牲生命,我们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歌颂他们。”

邓琳:

社区服务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认为,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服务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好事,让老百姓好办事。

作为参与过社区工作的委员,邓琳的感触是,社区服务是一个“大合唱”,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力,现在各地在探索推进“五社联动”机制,就是整合“五社”的力量,协助基层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社区服务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家,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邓琳说。

梅钰:

群众饮水从愁心实现了

放心、舒心和暖心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水利厅厅长梅钰介绍,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全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前列,但单位面积含水量仅为全国的1/6。自治区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了农牧区饮水“最后一公里”,农牧民亲切地将自来水称为幸福水。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疆累计投资195亿元,实施了1428个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全区3666个农牧村饮水问题得到全覆盖解决和巩固提升,各族群众的饮水从愁心实现了放心、舒心和暖心。

达瓦顿珠:

为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达瓦顿珠是一名青稞研究专家,从事相关研究已有15年。他介绍,发展高原农业离不开青稞,青稞贯穿着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近年来,达瓦顿珠所在的团队一直在研究通过改良冬青稞来优化调整西藏的种植结构。“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海拔3800米以上能够种植的、耐寒早熟的冬青稞品种,为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同步推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莉 刘克洪

编辑 | 木言

从“尔滨”走红到特色小吃,第二场“委员通道”分享了这些中国故事-第2张图片-特色小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